据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9月16日18时左右,智利西部海岸发生8.3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这是智利时隔五年后第二次发生超过8级的大地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
| B.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
| C.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 D.处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
受上述原因影响
| A.智利河流大多自东向西入海 |
| B.智利西部海岸大陆架陡而窄 |
| C.智利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 |
| D.智利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
本次地震发生时,下列地区人们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 A.伦敦:正赶赴英超赛场 | B.开罗:正遇下班高峰期 |
| C.武汉:正准备享用午餐 | D.纽约:正欣赏落日余晖 |
下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下列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自东北向西南 | B.自西北向东南 |
| C.自西南向东北 | D.自东南向西北 |
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190 m | B.385 m | C.550 m | D.632 m |
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
|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
| C.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反 |
| 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 |
读我国“1990-2006年能源消费重心轨迹移动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重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持续向西南方向移动 |
| B.在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由我国东北地区移到我国西南地区 |
| C.1994年我国能源消费重心大致在我国华北地区 |
| D.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移动幅度达到200公里 |
下列关于图示阶段我国能源消费重心移动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 |
| B.我国中西部地区轻工业比重较大 |
| C.我国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及生产工艺较落后 |
| D.我国中西部地区以能源和原料工业为主 |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
|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
|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
|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 B.降水量 |
| C.大气环流 | D.太阳辐射 |
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 B.中生代、恐龙 |
|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 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
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湿热的草原地区 | B.温暖广阔的浅海 |
| C.湿热的森林地区 | D.干旱的陆地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