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测定小物块P与圆形转台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进行如下操作:

A.用天平测得小物块P的质量m;
B.测出遮光片外边沿到圆心的距离为R+L;
C.将小物块P放在水平转台上,并让电动机带动转台匀速转动,调节光电门的位置,使固定在转台边缘的遮光片远离转轴的一端恰好能扫过光电门的激光束;
D.转动稳定后,从与光电门连接的计时器读出遮光片每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并可以计算出遮光片外边沿的速率为v。

E.不断调整小物块与转台中心的距离,当距离为r时,小物块随转台匀速转动时恰好不会被甩出.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转台旋转的角速度ω=_______,小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实验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填步骤序号)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_mm,d=________mm。

有一个待测电阻R,其阻值大约20Ω~50Ω之间,现要进一步测量其电阻,手边现有如图所示器材:
电源E(电动势12V,内阻为0.5Ω);
电压表(0~3 V~15V,内阻约10kΩ);
电流表(0~0.6A~3A,内阻约1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700Ω,额定电流0.3A);
电键S和导线若干。
要求多次测量电阻R的电压U和电流I,画出其伏安线求电阻。现回答下面问题: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2)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__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重锤质量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总质量为1.00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0 mm、50.0 mm、74.0mm、98.0 mm、122.0 mm、146.0 mm,由此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乙图中圆柱棒的________端是悬挂端。(填“左”或“右”)
(2)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在毛笔画下记号“3”到画下记号“6”的这段时间内,棒的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J。(g=,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用来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其中电容器左侧极板和静电计外壳接地,电容器右侧极板与静电计金属球相连。

(1)用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接触______侧极板(选填左或右)使电容器带电。
①将极板间距离减小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两板间插入电介质时,可观察到静电计指针偏转角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列关于实验中使用静电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

A.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观察电容器电压的变化情况
B.使用静电计的目的是测量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情况
C.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
D.静电计可以用电流表替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