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的原子序数的差为8,A、B、C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D
B.非金属性:A>C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C
D.单质B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备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 + HbO2
HbCO + O2,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平衡常数K =c(O2)×c(HbCO)/[c(CO)×c(HbO2)] |
| B.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
|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
| D.抢救时应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 |
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 + m Y(g)
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2 |
|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
|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
|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 |
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略变浅 |
| B.在H2O2溶液中加入MnO2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
| C.合成氨时及时将氨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
| D.打开汽水瓶,看到大量的气泡逸出 |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乙酸 |
|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和四氯化碳 |
|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甲苯 |
|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已烯 |
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
|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
|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H2O2 = H2O + 1/2O2△H<0 |
|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