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硝酸铝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A.KSP(PbS)<KSP(CuS) |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
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4++HSO3-+2OH- ![]() |
C.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HCO3-+Ba2++OH-= BaCO3↓+H2O |
D.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溴水中 |
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
B |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褪去 |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C |
淀粉溶液和稀H2![]() |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
D |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
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固体的热稳定性:Na2CO3>CaCO3>NaHCO3
②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NH+4):(NH4)2SO4>NH4)2CO3> NH4Cl
③微粒半径:K+>S2->F
④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C2H5OH>H2O
⑤沸点:H2Se> H2S> H2O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g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
B.64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可能为NA |
C.标准状况下,11.2L己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A |
D.25℃时,1mol·L-1醋酸溶液中所含CH3COOH分子总数一定小于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