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空气接触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组合是
①Na ②Na2SiO3溶液 ③Na2O2 ④烧碱溶液 ⑤石灰水 ⑥Fe(OH)2
A.①③④ | B.②④⑤ | C.②③⑥ | D.①④⑤ |
最近,各国科学家联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在常压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混合转化为甲烷。在VL容器中进行该转化,相关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1KPa、12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B.断裂lmolC=O、2molH—H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2molC—H、2molO—H所释放的能量 |
C.300℃时,从反应开始达到平衡的这段时间,化学反应速率![]() |
D.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
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最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的c(H+)=1×l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 |
B.pH=1的溶液中:K+、Cr2O72-、SO42-、CH3CHO |
C.加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K+、AlO2-、NO3- |
D.通入足量CO2后的溶液中:NH4+、Na+、C6H5O-、Cl- |
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FeCl3·6H2O FeOOH
纳米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 |
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 |
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 |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十CO2 |
常温下,NaOH溶液与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向溶液中滴加甲基橙试液,溶液变红,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混合溶液中:4<pH<5 |
B.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c(Na+)+c(H+)≤c(CH3COO-)+c(OH-) |
C.混合前溶液的pH:pH(CH3COOH)+pH(NaOH)<14 |
D.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c(Na+)= c(CH3COO-)+c(CH3COOH) |
下列事实与结论(或推论)均正确的是
A.将氨水加到盛有AgCl固体的试管中,AgCl固体完全溶解,说明所得溶液中c(Ag+)c(Cl-)>Ksp(AgCl) |
B.物质的量之比为1: 2的Na2O2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那么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氯气,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
D.将某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该气体中无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