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图3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 。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符号是 。
(2)原子序数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4)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___________。
(5)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 .
(6)从上表,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实验A:通电后,乙中产生的是 ,区别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现象是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B: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 (只答一条)
(3)实验C:图中a的名称是 ,在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浑浊的河水经过该装置过滤后得到的水是 (“纯净物”或“混合物”).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观察到_____ 现象,写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E: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_.
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有关信息 |
X |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
Y |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Z |
其单质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M |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1)M元素的名称是 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2)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填化学式)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能用于人工降雨的固体物质是
(3)由Z、M 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俗称 ,写出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如何检验CO2已收集满 ,检验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4)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端”或“d端”)通入。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____
A.过滤 | B.煮沸 | C.蒸馏 | D.吸附 |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__________和 (填化学式),质量比为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能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