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①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 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方便了交换
③ 买和卖同时进行,一次成功
④ 由于经过了中间环节,商品交换变得更加困难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③ | D.①② |
2012年7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商品质量、引发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上述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A.商品交换创造社会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B.交换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深刻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 |
C.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决定分配和消费 |
D.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交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
我国从2012年6月开始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5大类家电产品,给予消费者不同金额的节能补贴。这一政策将加快我国家电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升节能产品的生产比重。我国采取这一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是
1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 2消费需求引导生产3消费反作用于生产4价格调节生产规模
A.12 | B.34 | C.23 | D.14 |
一般而言,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最基本和最可靠的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国家用通货膨胀的方式“赖账”,是一种“公认的”隐蔽赖账的方法。国家可以用通货膨胀的方法“赖账”,说明通货膨胀可以
1减少国家债务的利息2减少国家所要偿还债务的额度
3提高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4使国家债务所代表的实际财富“缩水”
A.12 | B.23 | C.34 | D.14 |
强制性认证(3C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是一种市场准入制度。没有通过3C认证的产品不能出厂门,不得进国门。据此回答题:3C认证制度可以从源头上建立和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在这里主要使用的是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 | B.行政手段 | C.法律手段 | D.制度手段 |
实施3C认证制度,有利于
①推动企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
②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会限制企业走出去
③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④可以杜绝市场经济弱点和缺陷的危害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亮红灯,进一步凸显了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紧迫性。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A.加强宏观调控,根除市场调节的缺陷 |
B.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C.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
D.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