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000元,乙为18000元;甲的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

A.甲乙是替代品,甲的耗材消耗量低于乙
B.甲与其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耗材成本低于乙的购置成本
C.甲与乙的耗材是互补品,甲的购置成本低于乙的耗材成本
D.甲乙是替代品,甲多耗费的购置成本低于甲节约的耗材成本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在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于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北。临街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孟母感到这里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于“学宫之院”。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在这所学堂里,孟子勤奋攻读,终成大儒。“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

A.文化环境决定个人的成长
B.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行为的选择
C.只要远离不良的文化环境就能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D.如果学习不好就应重新选择学习环境

鲁迅先生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表明()

A.陶渊明不会生产吃穿住用的东西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艺术家的精神创造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某些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要拒绝一切外来文化,以防止外族文化入侵
B.在贯彻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只进行经济开放,政治、文化不开放
C.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D.要用外国的先进文化逐步替代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表现在()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文化③经济、政治、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同时产生并相互制约,共同发展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指的是()

A.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
B.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发展决定经济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