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的十七大之后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的用人标准。这样的用人标准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这两句话明确指出了()
A.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B.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一回事 |
C.物质概念就是各个具体物的简单相加 |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
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想法,清末的梁启超、吴趼人、陆士谔等名人在作品中就提出过。最绝的大概要数1910年32岁的沪上小说家陆士谔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在100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甚至对黄浦江大桥也赋予了具体形象。百年之前的"预言",竟如此神奇、精准地应验了,着实让人拍案称奇。这说明()
A.梦想源于客观现实,现实是梦想的能动反映 |
B.超越现实的预言能精准应验不断发展的现实 |
C.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规律的预言可以推测未来 |
D.相对独立的社会预言促进上海世博的成功举办 |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浙江籍数学大师谷超豪形容数学研究:“局外人很难理解数学这片疆域里探索的的错综复杂,就像在崇山峻岭中摸索,忽而山途渺茫,忽而峰回路转。完全可能走了一大段路程后,发现竟然回到原来的山坳坳。也许走啊走啊,突然发现前人的足迹,自己步入了后尘。勇敢的探索者,总会在山重水复之后,达到柳暗花明的境地。”在探索真理中我们懂得()
①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②人们在一定社会阶段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③局外人无法认识数学研究的反复性④人们探索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这表明()
①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②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巨大的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④价值判断是以价值选择为前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