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强磁场区域,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I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HP及PN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1时刻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I区域,此时导线框恰好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此时导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ab边刚越过JP时,导线框具有加速度大小为![]() |
B.导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v2=4:1 |
C.从t1到t2的过程中,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
D.从t1到t2的过程中,有![]() ![]() |
将一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向电场中M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9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7.0×10-9J,则M、N两点的电势φM、φN有如下关系()
A.![]() ![]() |
B.![]() ![]() |
C.![]() ![]() |
D.![]() ![]() |
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的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
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 |
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 |
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 |
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小球,带电量之比为1∶7,相距为r,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的位置上,则相互作用力可能为原来的()
A.![]() |
B.![]() |
C.![]() |
D.![]() |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米勒设计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该装置的烧瓶中模拟原始大气成份,充入甲烷、氨、水蒸汽、氢等气体,连续进行火花放电,最后在U型管中检验出有氨基酸生成.
(1)火花放电为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创造了条件,其作用是( )
A.通过电场将气体电离或断开化学键
B.通过电场使气体分子加速碰撞
C.提供能量使气体分子能级增大
D.火花放电发出的光,加速化学反应
(2)U型管相当于( )
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生物圈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B,用绝缘丝线悬挂于O点,球心与O点相距l.在O点正下方有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固定不动,A的球心到O点距离也是l.改变A球带电量,B球将在不同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当A球带电量为Q1,B球平衡时的丝线拉力为T1,如A球带电量增加一倍,B球平衡时丝线拉力为T2,则有( )
A.T2>T1 | B.T2<T1 |
C.T2=T1 | D.T2=T1=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