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主观意识对客观情况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②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③矛盾的产生与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
④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由统一向对立转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十八大确定的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关于全面小康表述的差异,说明了( )
①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0月8日,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希格斯机制的证实。希格斯机制是一种生成质量的机制,希格斯场经过真空对称性破缺的瞬间,赋予了每一种基本粒子静质量。这一发现证明了人类以往对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是相当成功的。这一事件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C.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 D.科学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从哲学上看,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在于
①实践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能够检验纲领的可靠性
②纲领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下半年全国部分省市将出台关于英语高考的政策。高考“去英语化”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之一。有汉语言学者称:这是对中国汉语文化的自信;有自然科学学者认为:国际化语言应当学习;中学生认为应该由自己选择。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人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影响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④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要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3月8日,马航飞机失联后,中国军队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力开展搜救。海军3批6艘舰艇连续航行4703海里,空军派出2架7批次飞机,飞行41158公里,动用多种新型装备和专业救援力量,构建了水下、水面、空中和太空组成的立体搜救网络。从哲学角度表明我国
①在采取系统优化、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④重视把握外因这一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