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繁 荣稳定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一:2015年5月1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 指导意见》,对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在高铁、航空、核电等一些 领域已经出现具有领先优势的产品和企业。现在不仅发展中国家,包括一些中等收入国家,基础设施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有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面临老化等问题,因而要不失时机加快推动中国与各国广泛进行产能合作。
材料二: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强调,新形势下发展中关关系,应该随时而动、顺势而为,中美须从事实出发,认清两国互利共赢合作的本质,发挥双优势互补的潜力,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一系列涉及全球的合作共识,让世界上更多人认识到,个别局部问题绑架不了中美关系的大局,互利共赢合作始终是中美关系主旋律。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我国企业如何利用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加快自身发展。
(2)结合材料二,为积极推进中美关系深入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阅读下表,回答19—21题。新医改在大家的关注下一路走来
时间 |
措施 |
2006.09.26 |
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在网上开通“我为医改建言献策”栏目,并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
2007.03.23 |
工作小组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机构开展“医改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的独立研究 |
2008.04.11 |
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医改工作座谈会,听取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负责人、教师、城乡居民等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
2008.10.14 |
新医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问计于民 |
2009.02.0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医改文件。 |
2009.04.0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要求“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
2009.07.24 |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
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
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明确了2009年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工作安排。这一举措体现了
A.树立权威是政府的根本目的B.政府加强立法工作,行使立法权
C.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D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新医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提出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此,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三年内医改投入8500亿元人民币,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基本医疗卫生姓“公”
①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意味着政府的卫生财政投入会加大
②消除了城乡发展差距,维护了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③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④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材料一2009年12月18日《阿凡达》在美国正式上演。该片公演17天,全球票房就达到13亿美元,而反观2009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全年票房才62亿元人民币。换言之,一部《阿凡达》17天就把中国一年的票房给超越了。
《阿凡达》之所以成功,除了超凡的想象力和先进的技术之外,通片所宣扬的普世价值观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功不可没。“阿凡达”是梵语,意为神灵降落在人间的化身,这说明《阿凡达》吸收了印度文化的精华。而通片所宣扬的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主要的是,生态环保、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甚至是爱惜异类动植物,所传达的则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印度人、中国人、欧美人,在看《阿凡达》时都会产生强烈共鸣。《阿凡达》告诉我们,电影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娱乐,它可以关注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它的终极关怀并不比任何作家、思想家差。
材料二
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强调,振兴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
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把我国的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0分)
(2)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0分)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身边的小事做起。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于9月22日举行,活动倡导人们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以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同样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约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的可降低15倍左右。
材料二为了降低碳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11月26日,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首次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量化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注:低碳经济: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1)现实生活中,你会选择“有车”还是“无车”?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论证你的选择。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节能减排工作?
(4)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请你举出两个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事例。
(10分)思想政治
请考生在第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
2009年11月底,中国与欧盟第12次领导人会晤在江苏南京举行,共同规划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2009年的系列会晤中,中欧领导人畅谈双边关系、经贸合作、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重点、热点议题,中欧关系的内涵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正如中欧在第12 次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指出,中欧关系有广泛的战略基础,中欧合作的重要意义日益突出。中欧之间增进互信,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带来重大影响
(1)简要说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2)分析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原因及意义。(6分)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北京的一条街上同住三家裁缝,手艺都不错。因为住得太近,生意上的竞争很激烈。为
了抢生意,都想挂出有吸引力的招牌来招揽顾客。甲挂出的招牌是“北京城里最好的裁缝”;乙挂出的招牌是“全国最好的裁缝”。
丙裁缝眼看两位同行相继挂出了这么大气的广告招牌,心想两位同行挂出的招牌都大到
这份上了,我能说世界最好的裁缝?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虚假了?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丙裁缝的儿子谈了他的思路:不再向大处夸自己的小店,而是运用逆向思维,在广告词里的地域选择上应比“全国”“北京”要小得多。写的口气要比前两者小,但却达到以“小”欺“大”的效果。果然,根据他儿子的思路拟定的招牌一挂出,丙店从此生意兴隆
(1)根据丙裁缝儿子的思路,你认为丙店拟定的招牌广告词应是什么?(4分)
(2)请写出逆向思维的三种方法。(6分)
(42分)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心,某校开展了以“迎国庆·话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该校高三(1)班同学通过访谈、网络、观察、查阅报刊等方式获取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1949年至2008年,我国GDP与人均GDP情况。
材料二 1949年至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l5781 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建国初期,中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到2008年,第一产业由l952年的51%下降为ll.3%,第二产业由20.8%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8.2%上升至40.1%(注:2008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比重:第一产业1.8%左右,第二产业22%左右,第三产业76%左右)。
(1)请描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三条合理化建议
(6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
发,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探索,与时俱进,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并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民族地区的面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2)回首60年,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是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据此,有人认为“民族睦,国家兴;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民族之间就团结和睦。”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9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材料四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ll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i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l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简称“新中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在“双百”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们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孕育、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央开展“新中国‘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