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实验室除提供开关S和导线外,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v=10kΩ)
电流表:G(量程3mA,内阻Rg=100Ω)
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为0.5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R2(阻值范围0〜1000Ω,额定电流1A)
定值电阻:R3=0.5Ω
该同学依据器材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原理图,他没有选用电流表A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该同学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3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A。
③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写器材的符号)
④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 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 = 0.1m,h2 = 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m/s;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m/s;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m处(g=10m/s2)。
有白光光源、透红光的滤光片、单缝、双缝、毛玻璃屏等光学元件,把它们从左向右放在图中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__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手轮上的示数________mm。
(2)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求得所测红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_nm。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将白纸平铺在木板上并用图钉固定,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然后在白纸上确定玻璃砖的界面aa′和bb′。O为直线AO与aa′的交点。在直线OA上竖直地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
(1)该同学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有
A. 插上大头针P3,使P3仅挡住P2的像
B. 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1的像和P2的像
C. 插上大头针P4,使P4仅挡住P3
D. 插上大头针P4,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过P3、P4作直线交bb′于O′,过O′作垂直于bb′的直线NN′,连接OO′。测量图甲中角α和β的大小。则玻璃砖的折射率n=。
(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将玻璃砖界面aa′和bb′的间距画得过宽。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折射率的测量值准确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乙
(4)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折射率n=,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减小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 如果在界面aa′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
C. 不论光以什么角度从aa′射入,经一次折射后达到界面bb′都能射出
D. 当光在界面aa′的入射角i=arctan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恰好垂直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照相机的闪光周期是 s;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m/s;
某同学要描绘半导体二极管的电流I与正向电压U的关系图象,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做实验,得到的U和I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1)在闭合电键S前,变阻器的滑动片应移至
的(选填“左端”或“右端”)。
(2)当时,对电压起粗调作用的是(选填“
”或“
”)。
(3)在坐标纸中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与正向电压U的关系图象。
(4)将上述的二极管接入如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 E=9V、内阻不计,电阻R1=2kΩ,则二极管D消耗的电功率为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