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遇到下列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和理由。
情境 |
正确做法 |
理由 |
一群大妈跳广场舞时,扩音器音量过大,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
① |
② |
发现部分农民在露天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
③ |
④ |
(2)有人说,如果把国家和百姓财富的增长看成“中国红”,那环境保护可以称为“中国绿”。如果GDP有颜色,发达国家也会比我们“绿”。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李克强总理也强调:我们需要的是贴近老百姓的GDP,节能环保的GDP。
要让GDP“绿”起来,李克强总理的话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雾里看花,张开慧眼
某校八年级(三)班同学学习了“剖析从众”的有关内容后,决定召开一次“从从众的迷雾中走出来”的主题班会。“从众的迷雾中走出来”班会组织者列出了以下几种小情境。供同学们讨论发言,请你写出你的处理方法。
(1)产生从众的原因。
(2)消极的从众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害处?
小陈因为母亲不幸病死,内心受到极大打击。从此,她性格变得十分孤僻,形容清瘦,成绩下降。同班的几位同学见了心理非常着急,主动接近她,为她补课,并悄悄打听她的生日,一起搞了一次“秘密行动”。在小陈生日那天,当黑板上出现“生日快乐”这几个字时,她的心一下子温暖了,她感激地和大家一起唱起《生日快乐》歌。小陈又重新振作起来了。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小陈“重新振作”起来的原因。
(2)简要列出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当你的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你应当怎样做?
材料一:中央一台播放的公益广告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小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还给奶奶洗脚,说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于是,他也偷偷打了一盆水,搬到妈妈跟前,轻轻说了句“妈妈,洗脚。”
材料二:学琴五年了,小芳恨透了钢琴和小提琴。他对父母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练琴”之类的话尤其反感,甚至听到他们提醒“快起床”、“早些休息”、“快练琴”的话都心生厌倦,更不用提父母过问她的学习成绩了,他从心里讨厌他的父母。总之,小芳反感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你是怎样认识孝敬父母这一问题的?
(2)作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3)你认为材料中小芳的表现属于什么心理?她应该怎样与父母沟通?
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地震中,大批的学校被毁,然而灾区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让孩子们在灾后一周就开始陆续复课,孩子们在帐篷里,甚至开始了露天学习。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悟?
小明刚上初中的时候,感到学习很吃力。他就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看到别人背他也背,看到别人写他也写,效果不行,后来他对自己的情况作了分析,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他首先制订了适合自己实际的自主学习计划,还针对自己兴趣广泛的优势,参加了课题研究。他还创造性地总结记忆力的好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小明各科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
(1)小明前后学习的变化是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今后应该如何做自己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