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 B.开创皇帝制度 |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
下面是欧亚到美洲的生态交流和微生物交流的部分情况:“大麦、洋葱、李子、柠檬、水稻、绵羊、百日咳、水痘”等,对这种交流产生过影响的历史事件有: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罪恶的奴隶贸易③殖民扩张④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自
A.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 B.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
C.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 D.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的河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A.煤炭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动力能源 | B.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 |
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 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之风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 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 |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 B.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 D.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