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一位思想家鼓吹要采取措施使国家富裕,人口增加、社会安定。他主张衣食住都应该限制在仅能满足需要的范围内,乐和礼都是奢侈的。这个思想家是( )
A.孟子 | B.孔子 |
C.韩非子 | D.墨子 |
小王是某校高三文科班学生,在一次观看某历史电视剧时,他发现在描写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历史情节中,出现了一面迎风招展、书写着“秦”字样的军旗,这时,他的感觉正确的应该是
A.这是当时统一的文字 |
B.秦国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他们的军旗无处不在 |
C.这是缺乏历史常识的错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这一字体 |
D.隶书这种字体确实非常美观 |
高二年级的易明同学在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并做了以下记录:“兔……肉【气味】辛,平,无毒。……【主治】补中益气……”易明同学查找的书最有可能是
A.《九章算术》 | B.《石氏星表》 | C.《本草纲目》 | D.《农政全书》 |
2010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5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技术是
A.指南针的应用 | B.造纸术的应用 |
C.火药的应用 |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A.董仲舒《春秋繁露》 | B.顾炎武《日知录》 |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D.韩非《韩非子》 |
朱熹的父亲朱松曾请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这个传说有可能是后人附会的,但有人说把朱熹比作“孔夫子”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
A.朱熹是教育家,也被奉为“圣人” |
B.朱熹的为人处世、思想品德类似于孔子 |
C.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贡献极大 |
D.由于朱熹的努力,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