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太学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 |
B.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 |
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
中国古代官吏的产生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
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不断加强,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设置南书房 | B.出现议政王大臣会议 |
C.设置军机处 | D.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 |
秦朝时为避“赢政”的讳,将“正月”改为“端月”。这反映了( )
A.皇帝独尊 | B.重视人才 | C.尊崇自然 | D.儒学独尊 |
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B.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
C.二者都属于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 D.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政治制度 |
《札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该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禅让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