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因模仿一部分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此评论适用于( )
| 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 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 C.李鸿章等“师夷长技以自强” |
| 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工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总投资额为1200多万元,平均每年设厂15家以上。不仅原来基础较好的上海、广州、汉口、天津等城市,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商办厂矿企业。这表明甲午战后()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但资本仍相对较少
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门类不齐全不均衡
③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的地域在逐渐扩大,但仍不均衡
④民族资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 B.对外国资金是否有依赖性 |
|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轮船招商局③天津机器制造局 ④福州船政局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概念,其“近代”的实质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与近代历史时期 | B.不是手工劳动而是机器生产 |
| C.受外国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由道而兴起 | D.完全由民间私人投资兴办 |
下列各组成果或产品的出现,哪一组无需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应()
| A.汽车、飞机 | B.电灯、电话 | C.火车、轮船 | D.炸药、人造纤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