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往今来,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始皇二十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 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材料四: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出统治者实行某种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配套措施?
(2)据材料二这段刻石辞肯定什么制度?此制度的实行达到了统治者怎样的目的?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及其推行此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4)材料四中“新的政策”指什么?它有何积极意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日本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二“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1)材料一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的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杜鲁门为什么“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血腥屠杀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顾那段痛苦的日子,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惕个别国家右翼势力的危险举动和恐怖主义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图1 一群犹太人正被赶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图2一名女子在英国爱丁堡点燃蜡烛,纪念
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56周年。
材料二《联合固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法西斯反人类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进行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阅读下列材料:
1940年12月,罗斯福总统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请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姑息纳粹”有什么重大表现?结台二战初期的形势,分析“姑息纳粹”造成的恶劣影响。
(2)从“姑息纳粹”到合作对抗纳粹产生的不同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重大启示?

引发局部战争的因素多种多样,局部战争的危害性也不可低估。
请回答:
(1)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和结束后发生的局部战争各一例,并说明其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2)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