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名称 |
身份 |
结果 |
备注 |
商鞅变法 |
左庶长 |
成功 |
遭车裂 |
孝文帝改革 |
皇帝 |
成功 |
|
王安石变法 |
参知政事 |
失败 |
遭罢官 |
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
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
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
《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地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提出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B.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C.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
D.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帝反封建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实现国民平等 |
最能够体现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的是()
A.孙中山说:“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 |
B.其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和措施 |
C.《大总统誓词》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规定是( )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实行责任内阁制 |
C.实行总统制 | D.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战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让辽东、台湾给日本 | B.赔偿日军费2亿两白银 |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D.增开四个对外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