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强调中国画
A.与书法相伴而生 | B.与文学相兼而成 |
C.追求神韵与意趣 | D.画、诗、书相融 |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人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中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广州起义 | B.武昌起义 | C.南昌起义 | D.武汉战役 |
《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梭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 |
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的演变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救亡图存 | C.中西文化交融 | D.反对专制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