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
| 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
| 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
| 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 |
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 A.三司、枢密院 | B.中书门下、枢密院 |
| C.中书门下、三司 | D.枢密院、三衙 |
据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记述,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科目及内容如下:
| 科目 |
初试 |
二试 |
三试 |
| 明经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
答时务策三道 |
| 进士 |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
作诗、赋、文各一篇 |
作时务策五道 |
以上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
①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员②明经科考试难度大于进士科
③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 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 A.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
| B.三省相互牵制 |
|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
| D.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朝制度 |
| C.刺史制度 | D.察举制度 |
《史记•商君传》:“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则材料不能反映
| A.秦设县制是针对扩大的疆域而实行有效管辖 |
| B.中央集权制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
| C.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 |
| D.建都咸阳体现了秦国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