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按新部落体制进行选举。实际上这些新部落就是城邦的选举区,仅袭用部落之名而已。由于雅典政坛上早有平原、山地、海岸三派之分,这个办法巧妙地利用了原来血缘部落也分三个“三一区”的传统,只是旧“三一区”是按胞族划分,现在则按地区户籍组成,而且兼容平原、山地、海岸三部分。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减轻平民疾苦、缓和社会矛盾 |
B.基本铲除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
C.兼顾了平原、山地、海岸三派的利益 |
D.为工商业奴隶主开始掌权准备了条件 |
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
内容 |
备注 |
春秋战国 |
牛耕、铁农具 |
|
都江堰、郑国渠 |
||
测知二十四节气 |
有利于安排农事 |
|
秦汉 |
耧车 |
提高播种效率 |
选种、育秧 |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联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世界政治局势有清楚认识 |
B.没有认清该组织的新特点 |
C.表达了对美俄争夺中国的担心 |
D.低估了中俄在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
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图片能够反映出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有( )
①中国赴苏丹的维和部队
②②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
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
④上海市民关注APEC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的“共同利益”主要是指( )
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B.结束越南战争需要 |
C.应对苏联现实威胁 | D.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
《领导者》一书中说:“然而,他(指周恩来)在(20世纪)70年代初便看到要从根本上对中国的国际统一战线进行重建和扩大,还为当代中国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周恩来此时的外交活动( )
A.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界限 |
B.丰富了与亚非拉国家的建交原则 |
C.拓展了中国外交的领域 |
D.迈出了中国全方位开放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