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
史 实 |
推 论 |
| A |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仅仅两周就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欧洲。 |
印刷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 |
| B |
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卖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
青苗法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
| C |
该衙门(总理衙门)之设也,不仅为各国交涉而已,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衙门总汇。 |
总理衙门只管外交事务 |
| D |
《大日本帝国宪法》:“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
天皇始终掌握着最高权力 |
荣荣同学阅读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时,看到以下记载:“初十日辰刻(初十日即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亦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由□□□过□□□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而八十余乡,亦执旗继至,不转眼间,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在手即成军器,儿童妇女,喊声亦助兵威,斯时也,重重叠叠,遍野漫山,已将夷兵困在垓心矣。”(注:口表示字迹不清),该记载描述的场景是
| A.三元里抗英 | B.驱逐阿古柏 |
| C.反割台斗争 | D.反洋教斗争 |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的两对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③皇权专制与相权制约的矛盾④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 A.召开政事堂会议 |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
| C.以六部分割相权 |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
|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
| 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
|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省”作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 A.西周的分封制 |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