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A.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 B.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
C.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 D.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该公报的内容不包括
A.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
C.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D.美国将从台湾撤出其武装力量 |
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丌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
①-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
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
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如要你为这图案的有关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有
A.当时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
B.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正常化 |
C.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中国的支持 |
D.中苏关系的和好和苏联的强力支持 |
下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 D.我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
C.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 |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