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 B.宋开封 | C.元大都 | D.明北京 |
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瓦解 | B.宰相制的终结 |
C.科举制的确立 | 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各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材料描述的是 ()
A.上海合作组织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C.欧洲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