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自然经济之所以“瓦而不解”,有人总结,是因为地主“不会废”,资产阶级“没想废”,农民“没废成”,无产阶级“没废完”,帝国主义则说,“废它个啥!”这里的“废”是指废除

A.封建土地私有制 B.封建土地国有制
C.农民土地私有制 D.土地买卖制度

有人撰文称“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面镜子:_______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_______映照出中国人的侠义;_______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_______映照出中国人的天下观。这“四面镜子”分别是

A.《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B.《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C.《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
D.《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据《宋吏·职官制》记载:官吏的俸禄计有正俸、职钱、职田和杂役之费。正俸有钱、绫、绢、绵禄米之给。此外还有茶、酒、厨料乃至马料之给,因公出外别有出差费等等。每年官俸支出,大约有钱1696万贯(千文),金14872两,银62万两。这种情况

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暴露出科举制录取的弊端
C.起到了高薪养廉的作用 D.埋下国家积贫积弱的祸根

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这表明
①人们很早就探索物质利益关系②理学萌芽于先秦时期
③反对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④天理与人欲之辨由来已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 B.商业兴旺带动农业发展
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D.认识到物质的决定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