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
|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 D.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
|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
|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
|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 A.秦朝御史大夫 | B.汉朝丞相 |
| C.唐朝六部尚书 | D.明朝内阁大学士 |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 B.宗法制的衰落 |
|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D.井田制的推行 |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体系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
|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