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文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
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路同学向全班介绍俄国186年改革,你认为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主要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民无偿地得到一块份地 | B.农民不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
C.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 D.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赎买份地 |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
有人认为“阿里是中国秦始皇的埃及版本”。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统治残暴 ④遏制外来侵略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