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装备了!”据此推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应在

A.1912-1921 B.1927-1936 C.1945-1949 D.1979-1989

1937年,中国共产党曾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这表明
①中共放弃了对特区和红军的领导权②中共放弃了与国民党敌对的政策
③中共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④中共以让步换取和国民党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总结“张裕”创业史中他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仍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A.推翻满清政府 B.支持革命事业
C.争创中华第一品牌 D.实业救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