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文本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经济体系)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美元偶然地充当了世界货币
B.国际货币体系转向以美元为中心
C.国际货币关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
D.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说:“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任何人的安全。”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霍布斯与卢梭主张的重点均是建立“社会契约”
B.霍布斯与卢梭主张的重点均是保障“人权”
C.霍布斯的观点强调必须保障“契约”的绝对权威
D.霍布斯与卢梭的“契约”都是反专制的

“美国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不仅因为法律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而且因为当法律偶尔损害他们时他们也可以修订。”这体现出其法律思想是(  )

A.法律至上 B.以人为本
C.人人平等 D.“天赋人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