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A.①③ | B.①④ |
| C.②③ | D.②④ |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
|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
|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
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 )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
| B.加快落实“大跃进”的方针 |
| 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 |
|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问题 |
爱好历史的小王正在看《庐山会议实录》,其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
| A.人民公社化 | B.“大跃进” |
|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D.一五计划 |
1956年7月14日毛泽东亲自命名的“解放”牌汽车驶出总装线。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建设的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轻工业 |
| C.轻重工业并重 | D.优先发展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