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 A.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 B.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
| C.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 D.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
|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
|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
|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
|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
独立后的美国用联邦制代替邦联制的目的是( )
| A.扩大各州州长的权力 |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 C.调和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 D.割断与英国的联系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句话主要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哪一方面( )
| A.君主立宪制 | B.代议制民主 |
| C.两党制 | D.责任制内阁 |
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是( )
|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 B.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原则 |
| C.改变了国王权力的来源 |
| D.结束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
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 )
| 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 |
| 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 |
| C.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 |
| D.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