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 B.国民大革命期间 | C.北伐战争结束后 | D.全面抗战爆发后 |
下侧示意图表明
A.日本控制并垄断占领区内外贸易 |
B.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
C.民营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空间遭到压制 |
泸州起义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泸州市,为纪念杨闇公、朱德、刘伯承领导的泸州保卫战。该碑总高19.26米,基座边长12.1米,寓含泸州起义时间。这次起义被称为南昌起义的预演。这次起义
A.是领导武装起义的尝试 | B.表明工作重心转移至农村 |
C.宣告国共合作正式破裂 | D.贯彻执行八七会议总方针 |
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
C.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
D.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