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 A.皇权至高无上 | B.丞相大权独揽 | C.秦律严苛缜密 | D.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
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 A.宗法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制是指
| A.郡县制 | B.郡国并存制 | C.州郡县交错管理 | D.道州县制 |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 A.周天子分封天下 | B.秦始皇统一六国 |
| C.汉武帝开拓疆土 | D.忽必烈一定乾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