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 )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
|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 A.马歇尔计划 | B.布雷顿森林体系 |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D.关贸总协定 |
图8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线图,造成图中②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
| 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
| C.“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 |
| D.经济特区的开设和乡镇企业的兴起 |
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
|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
《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 A.国共两党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B.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
|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