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 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
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文革”以前,中国共产党在实际工作中的纠”左“主要表现在
①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②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教训③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④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造成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苏联撕毁中苏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
|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
| C.中央在1959年错误地发动了“反右倾”运动 |
| D.中共中央在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
刘少奇在党中央扩大会议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验室 |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
| D.大批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革命” |
观察下图,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思想根源是
| A.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 |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
|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 D.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
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时,毛泽东估计全国有几百名右派,属人民内部矛盾;6月认为有四千人,属敌我矛盾;9月划定右派6万余人。20多年后,才知道到1958年反右派斗争结束时,全国右派分子划定为56万人。这表明
| A.右派分子越来越多 |
| B.反右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
| C.毛泽东对严重形势估计不足 |
| D.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