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
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 |
我国历史上采用多种纪年法。《兰亭序》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文中“永和九年”属于( )
A.公元纪年 | B.年号纪年 | C.干支纪年 | D.朝代纪年 |
图1所示地图可以用来研究( )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国民大革命 | D.抗日战争 |
近代以来,许多人士投资近代企业。从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1840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投资者 |
所占比例(%) |
官僚、地主 |
30.86 |
一般商人 |
18.52 |
手工作坊主 |
7.41 |
华侨商人 |
7.41 |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
C.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日四,一日士,二日农,三日工,四日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馆藏数以万计的中国陶瓷,包括晋代越窑、宋代五大名窑、元明清时期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精品。由此可以推断( )
A.从晋代起,中美就有了陶瓷贸易 |
B.上述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来的 |
C.收藏者青睐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
D.中国陶瓷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