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 B.焚书坑儒 |
| C.修筑长城 |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
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 B.文化大革命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后 |
| B.三大改造完成后 |
| C.大跃进运动时期 |
|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 B.“大跃进”运动 |
| C.第一个五年计划 | D.三大改造 |
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
|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 A.土地改革 | B.一五计划 |
| C.三大改造 | D.新中国的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