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注:指器物方面)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二:“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
材料三:毛泽东曾回忆说:“ 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但俄国革命的成功却带来另一条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1)材料一所说“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请列举一位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
(2)依据材料二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哪方面的内容?该学派后来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实践活动的名称叫什么?
(3)材料三中的横线应该填上的杂志名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为什么胡适、陈独秀能成为毛泽东的模范?
(4)据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发生的时间是何时? “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四则材料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的共同点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有何特点?
央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这样陈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 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请回答:
(1)“为了民族复兴,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 1840年在中国广东海面一批外来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撬开了中国的国门,请说出这是哪一侵华事件,对中国有何影响?(3分)
(2)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请至少再举三次1840年后,中国遭受的外来侵略。 (3分)
(3)在了解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后,你有何感想?(2分)
阅兵可以振军威,鼓士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建国10周年、35周年的3次大阅兵。
材料一: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1)开国大典阅兵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举行的,这次会议通过了临时宪法,这部临时宪法的全称是什么?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是日式和美式的,它们是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在哪两场战争中从敌军手中缴获的?
材料二:
1959年建国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2)59年阅兵时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行了工业化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当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哪些失误?
材料三:如图
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全部28种武器中有19种是新装备,有的装备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地迸发出勃勃生机,这主要得益于哪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什么重大决策?1984年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首次参加阅兵,震撼了世界,我国导弹部队组建于哪年?“两弹一星”指的是哪两弹?请写出一位对“两弹一星”作出重要贡献的我国科学家的名字。
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到新中国成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节《近代以来的中国外交》的活动课,请你一起参与。
(1)如图,第一组同学:将下列图片的序号填写到下列表格相应的空格处。
时间 |
外交情况 |
史实或成就(填写图片序号) |
|
旧中国 |
弱国无外交 |
||
新中国 |
七十年代 |
外交出现新局面 |
|
八十年代 |
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
||
21世纪初 |
外交事业新成就 |
(2)第二组同学:介绍新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史实。
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②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始于哪一年?
(3)第三组同学:介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和外交事业的新成就。
①写出图三中A.B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
②图二会议的召开,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4)第四组:结合上述新旧中国的外交状况,分析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分别写出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直接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4分)
(2)伴随列强的入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
(3)在中国人民的探索中,中国社会性质又先后发生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转变。请写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时间和标志。(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遥远的北极正成为各国的新“战场”:俄罗斯人将一面国旗插在了北冰洋的海底;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开赴北冰洋;加拿大宣布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而在伊拉克,自杀式袭击不断,平民伤亡惨重。
材料二: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断加深,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等脆弱群体更是雪上加霜。世界银行预计2009年全球将新增5500万至9000万极端贫困人口,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09年全球处于长期饥饿状态的人口将从金融危机爆发前的8.5亿飙升至超过10亿,占发展中国家人口的比例超过18%。
⑴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哪两大问题?
⑵结合材料一、二,你认为造成当今世界这两大问题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
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作怎样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