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罗马教廷的地位、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欧洲社会 B.中古欧洲社会
C.近古欧洲社会 D.上古亚非文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公车上书

为了应变时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 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 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侯德榜 B.左宗棠
C.谭嗣同 D.邓世昌

史学家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一项条款有关(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