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材料二: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的主题为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材料三:为了理解地球母亲的处境,我们来感受地球的叹息。(如图)
(1)从三声叹息可以看出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分别是_______、资源、环境。你认为哪一问题是首要问题?_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解决“第一声叹息”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十二五”期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该主题有利于减轻地球母亲叹息声中的________问题和环境问题。
(4)展开你的想象,地球的第四声叹息将会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南卫视的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第一期,最后一站是“去东北看雪吧”。
材料二 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1)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2)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________(长/短)。山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
(3)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平原,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至少两点)。
(4)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了保护沼泽湿地,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至少两条)
读“长江、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 (山脉),属于东西走向,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2)长江与黄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黄河注入③ 海,长江注入④ 海。长江支流⑤ 和⑥ 。黄河支流⑦ 和⑧ 。
(3)黄河流经 (地形区),带走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在 河段淤积形成了“地上河”。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
(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填字母)
(5)长江的水能集中在 河段。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盆地 B 盆地 C 盆地
D 盆地 E 平原G 平原 F 平原
(2)A、B之间的山脉是 ;D、G的山脉是 。
(3)G平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 、 等农作物。一年当中,可收获 次。
下图示意中国局部区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三条铁路线中,可抵达香港的是 线(填数字代码)。
(2)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有结冰现象是 河,汛期最长的是 河,水量最大的是 河,含沙量最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3)某水果批发商想通过海运的方式将一批香蕉从海口运往青岛,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原因。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下图示意《中国国家地理》寻访中国路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记者沿A线于1月2日从广州出发,1月23日到达了我国最北的县城—— ,该县与 国相邻;当记者到达齐齐哈尔时,发现该地与广州的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导致两地景观产生差异的主要是 因素。
(2)A、B、C、D四条寻访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线,沿途全部经过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线,途经地区多数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是 线,沿途可以欣赏到辽阔的草原、沟壑纵横的高原、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和热带海岛风光的是 线。
(3)读图描述我国的海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