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曾预言一种可用作炸药的物质,分子式为C(N3)4,其爆炸反应方程式为:C(N3) 4→ C+6N2↑,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A.该物质为离子晶体 |
B.该物质可用通过C60吸附N2而制得 |
C.C(N3) 4中碳元素为正价 |
D.18g该物质完全分解可以产生13.44升(标准状况)氮气 |
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
A.一定有SO42- | B.可能有SO42- 或Ag+ |
C.一定无Ag+ | D.还可能有CO32- |
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 B.体积比为17:16 |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 D.氢原子质量比为17:12 |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 B.①和③ | C.③和④ | D.①和④ |
今年8月天津港发生爆炸,其爆炸品中含“TNT”,则在“TNT”包装袋上的标签上应印有的警示标记是
A.![]() |
B.![]() |
C.![]() |
D.![]()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气体的体积与温度(K)成正比。在不同温度时有的气体还会形成不同分子数的缔合物。一下是该气态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测得的密度。
温度/K |
200 |
400 |
800 |
1600 |
密度/g·cm-3 |
3.21 |
0.81 |
0.20 |
0.11 |
今测得1600K时该物质的分子组成为AB2,则在其余温度时它的化学式应分别为(800K)时:___________,(400K)时: ,(200K)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