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苹果果实在不同外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点时,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____;B点时,苹果果实进行呼吸的终产物除了CO2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
(2)从A点到B点,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表明从P点开始,苹果果实进行的呼吸类型是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外界氧浓度为10%时,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之比是4:3,此时苹果果实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__________。
(5)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图中a、b为物质,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过程中[H]用于③过程中的______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H]用于第______阶段,该阶段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3)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
ATP外,产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①过程产生的O2用于相邻细胞的②过程,至少经过_________层膜结构。
(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合作用过程中,色素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值不同,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提取色素分子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10分)把水稻和番茄培养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液、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均相同。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种植物吸收N、K、Mg、Si等元素的结果如下图,图示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养分的浓度与实验开始时培养液中各养分浓度的百分比:

(1)番茄和水稻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其遵循的是下列曲线图中的项(填字母),依赖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对培养液中的N、Mg、Si三种元素的吸收量均不相同,其中吸收最多,造成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是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据表回答:

试管号
处理
现象(略)
1
2ml H2O2 + 2滴蒸馏水
产生气泡很少
2
2ml H2O2+ 2滴FeCl3
产生气泡较多
3
2ml H2O2+ 2滴肝脏研磨液
产生气泡很多
4
2ml H2O2+ 2滴(煮沸)肝脏研磨液
基本同1
5
2ml H2O2+ 2滴肝脏研磨液 + 2滴5%HCl
基本同1
6
2ml H2O2+ 2滴肝脏研磨液 + 2滴5%NaOH
基本同1
7


(1)比较2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酶具有。2号与3号的对照中,自变量是。比较4号与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
(2)设置5号、6号、7号试管对照实验是要探究,7号试管的处理为

I.右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图中1 表示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若该图表示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A/B)侧。
II.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1中的结构1—13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2)被称为细胞中的“动力车间”的是[ ]
(3)图1中可能含有色素的结构是[ ]
(4)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图2所示结构产生的二氧化碳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光合作用,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层。
(5)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6)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

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依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物质A是,小麦种子中,物质E指
(2)物质C的不同取决于不同。C形成G的方式,化学键可表示为
(3)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

(4)物质H可分为两大类。
(5)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较多的是
(6)导致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