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症状,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__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__________个。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的,形成过程中脱去_______分子水。
(3)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种,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R基。其中有__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____。
(4)该化合物称为环状____肽化合物,含有_____个肽键。
(5)若将图中A处的化学键断裂,断裂之后该化合物_____(能/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红掌是半阴生高等植物,下图表示夏季时红掌在不同遮光处理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适当遮光叶绿素含量会增加,叶片对__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
(2)a~b段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M点时,对红掌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CO2量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
(4)30%遮光处理避免了强光照和过高温度对植株的不利影响,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未明显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30左右,在不遮光的条件下适当增加该植物周围的CO2浓度,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不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媒体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问题胶囊铬超标,最高超标90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有资料称,给实验小鼠饲喂重铬酸钾(含六价铬)0.1~0.5μg/kg可使培养的鼠胚胎细胞产生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新生个体产生变异。为探究重铬酸钾摄入量的多少对实验小鼠胚胎产生的危害程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重铬酸钾晶体,生理状况和年龄相同的实验用雌雄小白鼠若干只,小白鼠饲料,鼠笼10只。
(二)实验步骤
(1)分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组,并置于事前编号的笼中饲养,各个笼中放同样数量的雌雄鼠。
(2)饲料的配置: 饲喂小鼠的饲料中每公斤分别加入重铬酸钾μg,
以配成含有不同剂量重铬酸钾的鼠饲料。
(3)用(2)组配置的饲料连续饲喂小白鼠三周后提供不加重铬酸钾的饲料饲喂小白鼠,每个 鼠舍中保持通风和适宜温度,相同的给水量。
(4)实验结果:对各个鼠笼中产生的鼠仔取相同部位分生组织细胞检查是否发生变化,将结果填写入相关的记录表中。
(三)讨论与分析
(5)第(4)组分生组织细胞检查前要染色用的染色剂是
(6)本实验中无关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项)
(7)请设计本实验的记录表:
镉是水稻生产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有关研究如下,请回答:
(1)用镉超标的大米喂雄性小鼠,其神经细胞的线粒体内膜断裂,则小鼠完成反射的时间将;此外,小鼠的睾丸组织受损而逐渐萎缩,将导致其体内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各有何变化?。
(2)某河流受镉污染后不少生物死亡,导致河流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若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为。改造时,要适当增加生物种类,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这符合生态工程的原理。
(3)若在 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下表所列的五个种群。现测得各种群所含的能量和污染物镉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镉的质量浓度为0.003 mg·L-1,该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 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
种群 |
A |
B |
C |
D |
E |
能量(KJ) |
1.6X109 |
1.2X109 |
1.3X108 |
9.1X107 |
2.9X107 |
镉含量(mg.L-1) |
0.037 |
0.036 |
0.35 |
0.39 |
3.4 |
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种群间的食物关系图。
请分析上图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 越高,生物 体内污染物的含量也越高,即污染物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
果蝇是遗传研究的常用材料。分析图形回答问题:
(1)一个染色体组含有该物种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从甲图可以分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含(用甲图中的序号表示)。
(2)若甲图所示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AaXBXB的生殖细胞,则发生这种情况的时期最可能是,此细胞发生了变异。
(3)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表示)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表示)控制。乙图表示杂交实验及结果。
①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雌)与黑身白眼果蝇(雄)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
(4)假设果蝇的一对性染色体如图丙所示,①和②有一部分 是同源的(丙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丙图中的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则位于Ⅱ1片段上的某致病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最可能与下图的(填编号)相符。
(5)核辐 射是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之一。为证明此结论,某遗传学研究小组调查受过核辐射的果蝇种群,比较他们子代的性状比例。如果辐射导致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发生隐形突变,并且是致死的(若该性状能表现出来,果蝇就会死亡),则后代雌、雄性别之比的变化趋势是。
某科研小组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利用人工气候室、CO2测定仪等进行了甲、乙两个实验研究工作,结果如甲、乙下图所示。丙图为某成员绘制的水稻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结构及相关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甲图结果可知,甲实验的目的是 。
(2)科研小组进行甲实验过程中测定光合速率每天选定8:30-11:30这一时间段是为了控制等无关变量,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的措施有 。
(3)利用该装置研究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时,该装置需要在 、 等条件下进行。
(4)乙图中M点表示的生物学意义是。在M点时,可以发生丙图中的哪些过程?____
(用丙图中字母表示)。在40℃~60 ℃范围内 ,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
主要原因是。
(5)从上述实验分析,若想更有效地提高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