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
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
C.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产酒,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 |
B.甲、乙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
在生物体中通过相应生理作用能实现的物质转化过程是(*O是标记元素)( )
A.①②⑤ | B.①③⑦ | C.②④⑤ | D.③⑥⑦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是促进作用
A.正确的是①② | B.正确的是② | C.正确的是①②③ | D.全都不对 |
下表是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
① |
淀粉溶液2 ml |
蔗糖溶液2 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 ml |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
②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③ |
将c倒入a,将d倒入b |
|||
④ |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
|||
⑤ |
加入斐林试剂溶液2 ml |
|||
⑥ |
37℃恒温水浴 |
|||
⑦ |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
A.步骤②、④和步骤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B.步骤②和步骤④会影响酶的活性
C.该实验不能用碘液来检测D.本实验方案中温度的变化属于自变量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中底物(葡萄糖)充足且温度适宜。A、B表示着色液滴,可随容器中气体量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20%NaOH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
② 如果A不动而B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③ 如果A左移而B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④ 如果A、B均左移,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