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
A.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可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C.乳酸菌、酵母菌和HIV病毒都有核糖体、DNA、RNA
D.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已知图中①②③为信号分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可反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⑤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
B.图中三种信号分子只有①能与对应④结合,表明④具有特异性 |
C.如信号分子②是神经递质,则相应受体应位于突触前膜和后膜 |
D.如信号分子③是淋巴因子,则该分子作用的靶细胞可为B细胞 |
酵母菌的线粒体在饥饿和光照等条件下损伤后发生特异性的“自噬”现象。这是由于损伤后的线粒体产生一种外膜蛋白,导致高尔基体片层结构包裹线粒体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结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线粒体均遭“损伤”,酵母菌将无法产生ATP |
B.内容物降解后形成的产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 |
C.线粒体产生的“外膜蛋白”是一种特异性受体 |
D.“自噬溶酶体”的形成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
B.脂肪分子中氢含量比糖类多,氧化分解产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
C.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水解酶在pH较高的细胞质基质中活性降低 |
已知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哪几种是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④⑤ |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 |
B.生物膜系统把细胞内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小室,但它们在行使功能时却有联系 |
C.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其内消耗的ATP全部来自光反应 |
D.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