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
| B.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
| C.将Fe(NO3)2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 溶液没有颜色变化 |
| D.透闪石的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2·H2O |
[2012·德州一模]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会发生盐析 |
|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杂质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 |
D.由CH2=CH—COOCH3合成的聚合物为![]() |
[2012·山东卷]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
|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
|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
|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
.[2012·浙江卷]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
|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
| C.K+、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
| 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
[2012·安徽马鞍山质检]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
| 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 D.实验IV:继续长时间煮沸,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2012·临沂一模]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④Br-、⑤SO32-、⑥SO42-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 (1) |
用pH试纸检验 |
溶液pH大于7 |
| (2) |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CCl4层呈橙色 |
| (3) |
向(2)所得的水溶液中加入 Ba(NO3)2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 (4) |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