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电机在工作时的电动势e="Em" sinωt,如果将其线圈的转速提高一倍,同时将线圈面积减小一半,其它条件不变,则其电动势变为( )
A.e=" Em" sin2ωt | B.e=" 4Em" sin2ωt |
C.e=" Em" sinωt | D.e=" 4Em" sinωt |
带同种电荷的a、b两小球在光滑水平上相向运动。已知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两者间的库仑力始终相等;小球间距大于L时,库仑力为零。两小球运动时始终未接触,运动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小球质量大于b小球质量 |
B.在t2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大 |
C.在0~t3时间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 |
D.在0~t2时间内b小球所受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 |
水平面上有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斜面体,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于小物块上,绕小物块旋转一周,这个过程中斜面体和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物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mgsinθ |
B.小物块受到斜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mgsinθ |
C.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 |
D.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为Fcosθ |
如图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A、B相连接,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B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 m/s,以此刻为计时起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
A.在t1、t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 m/s,且弹簧都处于伸长状态
B.从t3到t4时刻弹簧由压缩状态恢复到原长
C.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1∶m2=1∶2
D.在t2时刻A与B的动能之比为Ek1∶Ek2=8∶1
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K为一金属板,A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W为由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上,E为输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流,其负极与电极A相连,A是电流表,实验发现,当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时,K会发出电子(光电效应),这时,即使A、K之间的电压等于零,回路中也有电流.当A的电势低于K时,而且当A比K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c时,电流消失,Uc称为遏止电压,当改变照射光的频率,遏止电压Uc也将随之改变,其关系如图乙所示,如果某次实验我们测出了画出这条图线所需的一系列数据,又知道了电子电量,则()
A.可得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B.可求得该金属的逸出功
C.可求得普朗克常量 D.可求得电子的质量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群氢原子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的光波长最长 |
B.这群氢原子在辐射光子的过程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
C.能发生光电效应的光有三种 |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9.60e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