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
B.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安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
D.特斯拉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
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
A.2m/s | B.8m/s | C.6m/s | D.4m/s |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曲线为一段圆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可能做圆周运动 |
B.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 |
C.t1时刻质点离开出发点一定最远 |
D.质点运动的速率选减小后增大 |
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是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A.加速度 | B.自由落体运动 | C.质点 | D.力的合成 |
如图所示,一带电微粒,从A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实线代表电场线,电场方向未知),微粒恰沿直线AB运动,AB与水平方向夹角θ = 30°,已知带电微粒的质量m = 1.0×10-7 kg,电荷量q = ×10-10C,A与B相距L =" 40" cm,取g =" 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一定带负电 |
B.微粒可能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C.AB两点间电势差的大小为2.0×103V |
D.要使微粒能从A点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速度至少为4 m/s |
.电子台秤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台秤上,框架内有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顶部,下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下方用竖直细线与框架下部固定,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今剪断细线,物体开始振动,且框架始终没有离开台秤,弹簧不超出弹性限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台秤示数最小时弹簧一定处于原长位置 |
B.当台秤示数最小时物体一定处在平衡位置 |
C.振动过程中台秤的最大示数一定大于(M + m)g |
D.细线剪断前,其张力不可能大于(M + 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