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将甲图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 氧气(气体).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
(3)将乙图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呼吸呼吸作用,释放出 二氧化碳(气体).
(4)针对以上实验,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5)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6)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48h;
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 和 b ,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h;
④取a、b两片叶片中的叶绿素;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3)实验的变量是。
(4)步骤④中,能够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的溶液是。
(5)实验结果:叶片a ,叶片b。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探究“光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
①用黑纸片把叶片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设置。
②实验中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是为了。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作如下处理:
(1)如果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则 号试管作为对照。
(2)如果只探究唾液作用,则只要 号试管作为对照就可以了。
(3)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10分钟全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
(4)实验结果说明:
修正液是同学们常用的一种文具,打开盖后,有刺激性的气味。我们不禁要问:修正液对人体有危害吗?下面是一个同学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按照探究实验的思路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作答。
实验材料:修正液 , 小白鼠2只(大小、健康状况及各种生活状态均相似) , 老鼠的食物——米饭 , 水,关小白鼠的笼子。
(1)提出问题:
设计方案:①取食物两份,其中一份拌有修正液,一份没有拌修正液,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笼子中;②将2只小白鼠分成两组,每组1只,分别放人以上的两个笼子中;③观察甲乙两组老鼠进食的情况;④如果不吃,可以强行将食物喂给小白鼠;(其他的方案也可)
(2)本实验的变量是。
(3)这种设计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4)出现的现象:。
(5)本实验设计方案中存在一处不足,请找出并纠正
。
(6)你认为的结论是:。
把等量的天竺葵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经8小时后,对容器中氧气产生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容器 |
植物 |
器官 |
光的颜色 |
温度℃ |
氧气产生量(mL) |
1 |
天竺葵 |
叶 |
红 |
22 |
120 |
2[来 |
绿 |
15 |
|||
3 |
根 |
红 |
0 |
(1)若要探究光的颜色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和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2)若要探究不同器官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和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3)第三组容器中氧气产生量为0mL,请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