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腔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
下图1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该细胞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1中的AB段 |
B.图2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 |
C.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 |
D.图2中丙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
以下实验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苏丹Ⅳ鉴定大豆种子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B.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D.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
B.具顶端优势的枝条,其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生长 |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
D.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
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
C.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
D.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
某植物群体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为AA:Aa:aa=1:4:1。比较自交一代与随机交配一代得到的两个子
代群体
A.基因型频率相同 | B.纯合子比例不同 |
C.基因频率不同 | D.杂合子比例相同 |